再次見到黃南山,是在百步亭花園小區(qū)里一個安靜的小樓中。初夏時節(jié),樹木濃郁,陽臺外幾株枇杷樹長勢極好。他在這里安度晚年,我們采訪他時,這個頭發(fā)全白的老人,端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使用的那種搪瓷茶杯,坐在藤椅上,談鋒甚健,聊天的間隙,偶爾會陷入到靜靜的沉思中。
記憶中每次見到他,都是熱情洋溢,精力充沛。十多年前他光榮地從分公司退休,作為一名精湛的技能大師,時常有項目上的人員就施工生產(chǎn)中出現(xiàn)的疑難雜癥請教他,對此他有問必答,熱情備至??墒峭诵莺笮断聵s譽重負的他,最初還是不太適應這樣的生活。
“剛退休那會,人一下子全閑下來了,試過下棋或者參加文藝活動,但興趣都不大,因為以前在工地上只顧著搞工作去了,娛樂什么的基本不會。后來我就想,要不要買書學習。很多老同事不理解我,他們說,你以前還沒學夠,退休了還要學?但我覺得有意思啊,于是就買了初中高中的數(shù)理化書籍在家里自學,就這樣,我把興趣愛好融到了學習中去,學到后來我都可以輔導我初三孫女的數(shù)理化了?!?
后來電腦開始普及的時候,他又花了兩萬元的高價買了個手提電腦開始摸索。
“當時買這個電腦的時候,好多人笑我傻,因為兩萬塊不是個小數(shù)目,但電腦給我的觸動太大了,我們以前在工地上制作模板的時候,全是縮小比例實物制作,精細度要求高,尺寸非常不好把握,費時費工,但用電腦制圖就不存在這個問題,準確精細,操作起來也很輕松”。
于是,閑不住的他退休后又在家里自學了電腦制圖AutoCAD,并為東營等多個項目制作了三維圖,參與了多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與驗證。
這個十幾歲就參加工作,一輩子在工地上摸爬滾打的技能大師,一生都處在一種探索狀態(tài),他最遺憾的是沒能進正規(guī)學校系統(tǒng)的學習,但僅僅只是小學學歷的他,卻沒有一天不在學習,他熱愛學習和探索,好強的他,將一生都貢獻給了二航局。而二航局也給他帶來了無數(shù)榮譽與榮耀:模板大王、全國五一勞動獎章、湖北省勞模、武漢市勞?!切┆劆詈托嘏迫缃袂对诎胄碌暮凶永?,歷經(jīng)數(shù)年,依然保持著昨日的光芒,記錄著主人當年的意氣風發(fā)與拼搏奉獻。
1995年,二航局貴港船閘項目開建,這個水工項目榮獲了全國魯班獎等頂級榮譽,凝聚了當時二航局一大批頂尖人才,也涌現(xiàn)出了一大批先模人物,在這些明星中,最璀璨、最耀眼的一顆,就是黃南山,他在這里,收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桂冠。
“在貴港項目工作是我一輩子難忘的經(jīng)歷,那年我五十歲,知天命的年齡,好多人在這個年齡已經(jīng)離開了工作崗位,但我那時候卻干勁十足。它(貴港項目)融合了我一生中各種工藝和技能,對我來說是一個技藝的融合,我對這個項目也傾注了很多心血,那時候只要一工作,就沒日沒夜,有時候晚上睡覺,突然想起一個事情,半夜里都會馬上起來畫圖”。
但那時候在貴港,項目生產(chǎn)生活條件艱苦,那會他每天要爬高爬低上下二十米,體力、腦力消耗都非常大,在最后一塊模板拆下來之后,他精神上馬上就松懈了,工程搞完之后,他在家里埋頭大睡了五天五夜。
勤懇工作,努力鉆研,并將本專業(yè)做到極致。這是老人工作一生的感悟,也是許多老一輩二航人始終堅守的信念。
“有人說,現(xiàn)在科技發(fā)達了,就可以輕視“手藝”和技能,但產(chǎn)品的質量最終還是取決于技能人員的質量。我是一個“手藝人”,性格也好強,我很熱愛我的專業(yè),對專業(yè)也很執(zhí)著,當年被評為省勞模的時候,公司要我去擔任103施工隊的隊長,我綜合均衡了一下,覺得自己無法勝任,因為我一生追求的就是自己專業(yè)的精湛,能把自己的專業(yè)做到極致、在這個領域內笑傲江湖就是我所理解的最大的成功”。
中國人素來以心靈手巧著稱,但這些年來,國內卻頻頻出現(xiàn)高級技師荒。我們二航局很多項目部,也因為缺乏技能大師影響到施工進程和產(chǎn)品質量。其實,把職業(yè)技能練到爐火純青乃至出神入化,也是一種成功。但這需要內在動力,一是技師個人的興趣和熱愛,二是需要行業(yè)內的重視和尊敬。
“我們二航來自長江,所以我們做事歷來精細,傳統(tǒng)上很注重方式方法,因為要拓展市場,我們也有艱苦奮斗的作風和拼搏奉獻的勁頭,現(xiàn)在二航局施工的方法、手段和以前完全不同,現(xiàn)代的科技解放了人力,現(xiàn)在的管理方式提高了效率,但二航局勇往直前、勤儉節(jié)約、盡善盡美的傳統(tǒng)不要丟?!?/span>
談到宛如繁星的榮譽,老人現(xiàn)在非常淡然,“榮譽對我來說,是榮譽,同時也是一頂沉重的皇冠”,他坦言,榮譽曾經(jīng)帶給他巨大的壓力,讓他猶如戴著沉重的皇冠在工作、生活和學習。所以,“當時一退休,我第一時間感到的,是輕松,榮譽過了就過了,象煙火,絢麗多彩,但一會就沒有了,人生的苦難與榮譽總是如影隨形?!?/span>
如今的二航局和曾經(jīng)相比,雖然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但作為一名勞模,對于勞動,他始終是推崇備至。
“勞模精神是永不過時的,我們當時的工地,勞動是光榮的,不管什么人在工地干活,哪怕是局長,都要肩挑背扛,都要推小推車,現(xiàn)代科技解放了人力,但任何時候,不管勞動形式怎么變化,我們都要崇尚勞動、尊重勞動?!?/span>
“我曾經(jīng)對名很執(zhí)著,雖然這種執(zhí)著對事業(yè)的成功功不可沒,但對我的家庭、身體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,在貴港我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,但隨之而來的,是身體的病痛,對家人尤其是孩子,我也很愧疚,那個時候干工程,一年才能回一次家,一次也就待一個月,我對孩子的成長完全沒有印象,子女對我也非常的陌生,沒能陪伴他們成長,是我的遺憾。”
如今的黃南山和老伴、子女過著寧靜、清澈、平淡的退休生活,他最近的手邊書是周國平的《重生記》,半年前剛生過一場病的他,對生命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。為二航局奔波了一生,曾經(jīng),他為自己是一名二航人驕傲過,喜悅過,也焦慮過。對于老人來說,在二航局工作的經(jīng)歷是一生難忘的人生軌跡,而對于二航局的情結也始終伴隨著他,走過了天南海北,走過了無數(shù)項目,最終,回到了寧靜的起點。(撰文:文刀)